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原创 > 正文

邯郸老旧小区改造深得民心

来源:中原新闻网编辑:王杰仁发布时间:2020-12-14 16:22:10

  刘家场社区丛南小区。王丽媛摄

  中原新闻网邯郸讯(记者张红军 实习生于文静“这几个月来,我们小区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打心眼里高兴!”12月10日上午,丽都花园小区的老刘谈起小区变化时面露喜色,赞不绝口。这个紧邻陵园路的家属院因疏于维护,一度荒草丛生、道路破损。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该小区楼道统一进行粉刷,管道重新铺设,楼前还增设了花亭、座椅,“环境好了,心情也愉悦。”

  今年是邯郸市《老旧小区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三年来,邯郸市创新改造机制、管理机制、服务机制,连续三年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列入全市20项民心工程和10件民生实事,陆续投入资金30多亿元,完成了1064个老旧小区改造,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明显提升,社区治理体系逐步完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精准施策改到居民心坎上

  一直以来,不少居民都在为老旧小区脏乱差、基础设施薄弱、没有物业管理等问题而烦恼。“‘只见小房不见人、垃圾旧货满院摆、道路坑洼积土尘’,顺口溜都被编了好几套,听完笑完,却是我们这些住在这里的人心酸的自嘲。”天苑小区居民们对记者说。

  居民们谈起老旧小区的“寒酸”,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管网破旧,道路破损,上下水、暖气、煤气,还有光纤,这些设施要么缺失,要么老化非常严重;幼儿园、停车位等基础配套设施短缺;公共服务缺失,没有物业管理,公共环境普遍比较差,包括秩序混乱、私搭乱建等,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生活在小区里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根治老旧小区制约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的历史顽疾,2018年,邯郸市启动《邯郸市老旧小区三年行动计划》,针对2000年(含)前建成的环境条件差、配套设施不全或破损严重、无障碍设施建设缺失、管理服务机制不健全,且未纳入棚户区改造计划的住宅小区,从安全改造、居住功能提升及环境整治3个方面入手,对全市一千多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16万户居民。

  

  老旧小区改造数量多、面积大、改造任务繁重,如何才能高标准完成改造任务?邯郸市探索建立了“精准改造机制”,按照“市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落实主体责任”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牵头、谁协调”的原则,建立市、县两级工作体系,科学确定改造标准,确保应改尽改,并按照“精准、科学、可操作、易复制”的原则,量化任务,把群众意见最大、现实问题最突出、最急需解决的9项共性内容(包括拆除违建、楼顶防水、墙体粉刷、电线整理、下水管道、铺设路面、环境治理、安全改造、文化内涵等)作为全市统一的规定动作固定下来,然后再把不同小区群众的不同需求列入改造内容,既简单明了,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从垃圾成堆、杂草丛生、臭气熏天、偷盗多发这样脏乱差的小区,到相对稳定、环境优雅、管理有序、业主安心的精品小区,滏山花园小区的转变来之不易。“除了政策支持外,更重要的是居民的广泛参与。”柳颐社区党支部书记耿志敏告诉记者,从改造之初怎样改造,积极听取居民意见;改造中的招标代理公司由业委会选定;改造竣工验收时,得有居民代表参加,且须进行小区居民改造满意度测评,满意度低于80%的不得验收,继续改造完善;改造完成后,由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共同管理……“居民看到你真心办实事,就会赢得群众支持。小区路面硬化铺沥青时,500多辆车两天时间不能进小区,到现在都没听到一句怨言。”

  精心雕琢干就干漂亮

  小区的路灯能不能给换?门前的路是否能修?邻居搭建的小房是否能拆?总是堵塞的下水道能否先给疏通……改造计划出台,喜悦的居民们开始关心具体的改造方式。

  为抓实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有温度的民生工程,邯郸市从改造的重点、具体内容入手,整体改造工作把握点、线、面三个重点。既注重小区个体改造和重塑,也注重相邻小区改造内容和标准的统一,在全市确定了4大精品片区、40个精品示范小区进行重点打造,并制定了点、线、面三类改造的具体标准,形成了点为基础、连点成线、串线成面、协调统一的改造模式。整体改造把握“精心、精细、精致、精美”四条原则,精心、精细是基础,体现工作态度和工作状态;精致、精美是效果,体现工作要求和工作标准。通过精心谋划、精细施工,达到处处精致、整体精美的效果。

  为确保改造内容真正做到应改尽改,落到实处,邯郸市建立了详细的项目改造清单,坚持“清单销号机制”,明确改造内容、时间节点、完成情况、完成效果,然后清单列表,挂图作战,以多轮次、不间断督导为手段,完成一项核销一项,直至全部完成任务。全市统一安排、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打好拆迁歼灭战,把所有涉及小区违章建筑彻底拆除到位,为改造腾出空间,累计拆除违章建筑200万平方米。确保改造内容全覆盖,改造工程全落地,工程验收确保改造效果全实现。通过海绵城市、完整社区,建设智慧平安小区、节水小区等先进理念、先进科技的引入和应用,为群众生活提供便利,引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目前,所有小区改造都参照海绵城市标准建设,正在与市公安局联合建设30个智慧平安小区,与市城管执法局正在建设3个立体停车系统,同时,6个完整社区试点正在进行之中。“丛台区朝阳路11号院已完成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各项内容,主要包括智能AI门禁、视频监控、车辆道闸等系统和智慧社区展厅建设等,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有效地解决实现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等无法做到的城市安防最后100米——社区覆盖。今年在主城三区建设10个智慧平安小区。”邯郸市房管局物业处处长李雪说道。

  游走在已完成改造的老旧小区,体现着“以人为本”改造理念的地方比比皆是:每一栋楼体粉刷前,全部用腻子找平;部分楼体之间安装大型晾衣架,方便居民晾晒棉被、床单;小区内增加座椅数量、各种线缆捆扎入地、充电桩安进车棚……有条件和基础的小区,还增加了养老托幼、健康医疗、文化活动等设施。“楼道内的扶手装得很贴心,上下楼更方便了。”说起小区改造,80岁的复兴区桥南院小区居民宋坦说,“小区老年人多,很多改造细节充分考虑到老年人实际需求,改到了居民心坎上。”

  观摩实地“见高下”幸福与否百姓说

  拆墙并院,管网更换,建设小游园、议事亭、连心廊,打造社区“和”文化……近日,邯郸市举办2020年第三轮老旧小区改造观摩评比活动,大家走进旧貌换新颜的新兴苑、通达名园、嘉苑小区,铁西南42号院等改造后的老旧小区,一路看、一路议、一路评,交流学习好经验好做法,相互找寻差距和努力的方向。最终,复兴区在此次观摩评比中位列第一。

  复兴区作为传统工矿区,由于历史原因,老旧小区数量多,群众热切盼望改善居住环境。三年来,该区累计拆除私搭乱建2.8万平方米,新增绿地1万多平方米,规划停车位920个,新建扩建小游园、小广场31个,预计在今年年底将全部完成186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任务。“35年前,我搬来时候正好下雨,司机一看院里路不好,直接把东西卸到了路边。”复兴区六二社区居民赵阿姨说,现在小区改造后,无论是从道路、游乐设施还是周围环境都让人耳目一新。

  行与不行大家说,是好是坏比比看。为激发各区县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积极性,邯郸市从2019年开始组织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观摩评比活动,截至目前已经举办了7次。同时,邯郸市还拿出专项奖补资金,打造出一批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精品小区。比如,打造了按照统一风格、统一标准、集中改造的朝阳路片区,体现精细化改造理念的滏山花园小区、智慧平安理念的朝阳路11号院小区、“红色物业”管理理念的邯峰小区、书香文化理念的石化小区等一大批精品小区。

  小社区大社会,城市老旧小区的“管理难”是众所周知的“头疼事”。为此,邯郸积极探索建立“红色物业机制”,一方面,对有物业的小区,通过党建引领、党组织介入交叉任职等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对部分规模较小、招不来物业服务企业的小区,社区建立“红色物业服务站”,通过街道统筹、自治管理、社区兜底的方式,把群众组织起来,把基本的服务内容管起来,使所有老旧小区改造得好,有人管理,群众满意。

  老旧小区管理这件“头疼事”渐渐变成了“舒心事”。目前,全市已全面推行“红色物业”管理模式,460余个小区通过这种模式加强了管理,解决了政府长期不能解决、群众长期意见最大的问题,受益群众达30万户,90多万人。

  从2018年起,邯郸市连续三年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列入全市20项民心工程和10件民生实事,强力推进。2018年,累计投资4.9亿元,改造完成213个;2019年,投资8.9亿元,改造完成532个;2020年,预计投资12亿元,对319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完工率在全省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进度中排名第一。老旧小区在改造中产生蝶变,居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实惠。“老旧小区改造给老百姓带来的最大实惠是居住环境好了,房价涨了。现在小区主要靠居民自治管理,大家都很满意。”丽都花园小区居民李大妈称赞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新生活。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