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原创 > 正文

旧章铸新论 荀子有知音 ——评刘振英、田青《荀子思想理论范畴及体系》

来源:邯郸日报发布时间:2024-03-08 09:53:19

王福栋

  我还记得去年给刘振英教授的《<朱子语类>文章学研究》(2021年3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刚刚写了篇书评,现在我又拿到了他的第二本专著《荀子思想理论范畴及体系》,三年两部专著,刘教授在科研上用力颇勤啊。这两个话题必然是有重要联系的,但也的确是两个不同的大话题。刘教授这两本书的研究跨度如此之大还都能出之以严肃的理论文章,真令我钦佩。

  对于荀子,我并未进行过深入研究,只是略知一二。荀子是赵国人,早年曾游学于齐国并在齐国立身、扬名。巧的是,我是河北人,也曾在淄博工作过近十年,所以对荀子多少有一点了解。荀子是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后任兰陵(今中国山东省临沂市)县令。《荀子》(又名《荀卿子》)一书集中体现了荀子的学术主张和理论思想。他以为“礼”不仅是一个人人生的最高准则,而且也是治理国家的最高准则。荀子首倡性恶论,认为人的道德品质是后天形成的,是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因此更加注重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我以为,整理、阐释荀子的理论一定会为当今复兴时代提供深邃的思想智力支持。

  荀子已经去世2260多年,他的思想集中保存在《荀子》一书当中。从古至今研究荀子思想的人不计其数,这部《荀子思想理论范畴及体系》是阐述荀子思想的最新力作,对于阐释、总结和发挥荀子思想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这本书在研究荀子思想方面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结为“体大思精”四个字。本书第一章主要探讨《荀子》中“心性”“王圣”“礼学”“群”“分”“富国”“人伦”“文学”等八个范畴的内涵和外延,解析荀子思想的基本概念。荀子诗经学范畴,以《荀子》所引《诗经》诗句为中心,探讨荀子宗经征圣的本意,概括荀子讲论的艺术。第二章以荀子思想诞生的时代(国与国相互战争,家与家相互侵夺,人与人相互残害,进而倚强凌弱)为现实背景,以先秦诸子争鸣为学术背景,分别列举了《商君书》《墨子》《管子》《吕氏春秋》《韩非子》与《荀子》的主要思想内容和学术观点。目的在于探寻荀子思想的学术个性,集众家之何所长,并何以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而经两千年不衰,探求其本身适应中国本土社会及国家政治状况的生命活力、传统精髓、价值皈依。第三章从历时的角度,撷取汉代董仲舒之和合学、宋代朱熹之理学、明代王阳明之心学、清代谭嗣同维新仁学的相关学术观点与荀子思想进行比较。第四章主要商榷荀子思想体系。主要阐述其纲维范畴之作用及体系中四大维度之关系,归纳其“日日新,又日新”之核心内容,商榷其思想理论两千年传统相续之根源,为民族文化创新寻找增长点。

  《荀子》在新时代已经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它的独特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专著就具有了重要意义。从理论上来说,对荀子及其思想具有重要的继承和发展功效,古人及其伟大思想不再被束之高阁,而是被不断认识、不断发展;从实践角度来说,这部专著能够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此书付梓是学术研究的一件大事,也是荀子研究领域的一件大事。这部书的出版一定能够促进荀子思想研究向更深入、更具实践性的方向发展,两位老师作为荀子的异代知音,也一定能够继续开拓进取,在荀子研究上再创新高。(作者系河北工程大学副教授,山东大学博士后)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