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闻网邯郸讯(记者 张红军)“我们企业在东区,复工后员工通勤车辆禁行,是否能协调?”“在保证防疫安全的情况下,今天下午16前,班车务必完成通行手续!”2月16日,邯郸市交通运输企业与复工复产企业保障需求对接会上,康诺公司提出复工存在的问题。话音刚落,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殷社林当场表态,并迅速进行部署。
据了解,2月20日前,邯郸市交通基础设施在建项目全部复工、3月1日前全部开工建设;开通定制公交和“点对点”等客运服务,做好“三不一优先”运输保障等工作。
2月16日,全市10名工商企业代表和10家运输货运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就复工复产及保畅通所面临的问题畅所欲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当场一一解答,并表态将落实研究各项便民政策,解决目前企业存在的制约问题,全力服务全市各类企业的复工复产。
五措并举 力促复工复产
目前,邯郸市共有货运业户17945家,货运车辆69078部。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计划2月20日前,复运车辆达到30%至35%;3月1日前,复运车辆比例达到50%以上。为全力保障货运企业复工运营,市交通局制订了《邯郸市道路货物运输复工复运工作方案》,全力推进运输行业复工复产。
《方案》明确五项措施,盯住全市534家30部以上车辆企业,实行货运企业复工复产“分包制”。市交运局分包领导、运输管理部门和包片人员到企业宣传发动,现场引导企业启动复运准备工作,指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同时对企业反映的事项“一包到底”,与企业同舟共济,设身处地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与工信、发改等复工的行业主管部门对接,引导对接工业商业等企业,提供物流运输信息,发动10家企业提出倡议,鼓励运输企业为全面复工做贡献;督促机动车维修企业复工,为运输车辆提供维修和保养服务;协调公安等部门开放检测线,同时简化运输车辆卡口检测程序,保障快速通行;到工商企业进行征求运输意见建议和物流运输困难,现场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畅通物流通道。
定下时间表 力争 “开门红”
加快交通建设项目复工开工,市交通局迅速成立市交通建设项目复工复产审查验收领导小组,统筹全市公路建设、养护类项目(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及地方公路)、场站及市政类建设项目复工复产工作,明确在建的项目2月20日前全面开工建设,新建项目3月1日前全面开工建设,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同时制订交通建设项目疫情防控方案、疫情指南、审验程序、管控措施等,要求各从业单位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到位,扬尘治理到位,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防范到位,确保从业人员生命健康安全。
预计前期开工项目将涉及建设投资11亿元,后期随着建设项目逐步全面复工开工将涉及建设投资38亿元,力争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保留5类卡点 全力做好复工复产帮扶
按照全市保畅保通调度会议要求和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规范市域内检疫检查站点设置的紧急通知》,明确市域内保留五类检疫检查站点:市域内所有高速公路检疫检查站点、省界、市界检疫检查站点、“四站一场”检疫检查站点、各县(市、区)火车站和二级以上客运站检疫检查站点、村庄检疫检查站点、住宅小区检疫检查站点。除上述检疫检查站点外,市域内其他县与县之间、乡与乡之间设置的检疫检查站点,务必于2 月14 日 24:00 时之前全部撤销。目前,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车辆安检组成立了专门督查组,督导各县(市、区)落实情况。
为全力保障复工复产工作,市公交公司、万合客运等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先期开展“通勤定制公交”、“点对点包车”业务,实行点到点、中途不停车、固定乘客的运输方式,方便各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后职工通勤出行。目前,已备用“点对点”包车160部;待上级批准后,有序恢复运营企事业单位通勤班车,按照车辆一趟一消毒、车长上岗前测体温、乘客乘车前测温并佩戴口罩执行,最大程度减少因人员聚集造成的交叉感染。
为保证绿色通道畅通,确保疫情防控、生产生活紧急物资运输车辆优先通行。自2月17日零时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全国收费公路(含收费桥梁和隧道)免收车辆通行费。高速公路运输农产品的车辆,运输防疫物资的车辆,返程务工农民工包车办理《通行证》无需加盖公章、审批,通行证格式已通过网络公布,运输企业车户可自行打印。对持有《通行证》的运输车辆执行“三不一优先”政策,即不检查、不停车、不收费,优先便捷通行。青兰、邯大高速共18个收费站,全部设立了绿色通道。
自1月24日启动一级响应以来,市管青兰和邯大高速公路累计减免绿通车7208辆、应急物资车1244辆,共计减免各类车辆8457辆。其中6个进出主城区收费站减免4589辆(含绿通车4179辆、应急物资车409辆、农民工返城包车1辆,分别占总数的58%、32.9%、20%)。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殷社林说:“今天召开对接会就是为了给工商企业和运输企业牵线搭桥,促进物流信息交流,满足各方发展需求,破解现存难题,帮助和支持企业顺利复工复产,为稳定经济社会大局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