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史习武 通讯员孟丹丹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肿瘤一科霍忠超在医院领导大力支持及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在肿瘤科历届主任及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工作的基础上,敢于创新,敢于担责,按照《邯郸市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承担了创建国家级重点专科的重任,成为邯郸市域肿瘤诊治的排头兵。
霍忠超主任1985年就职于工程大学附属医院,1995年参与肿瘤科的创建工作,1998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修一年,后又多次到上级医院学习,在27年肿瘤临床实践中,坚持肿瘤综合性、规范化、个体化及精准化的治疗原则,对待患者认真负责,治疗技术上精益求精,把肿瘤治疗最先进的技术及时应用于临床,造福广大肿瘤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同行及广大肿瘤患者的认可。在他的带领下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学科2010年07月被邯郸市科学技术局认定为“肿瘤治疗重点实验室”(肿瘤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8月成为邯郸市肿瘤综合治疗会诊中心、2017年被评定为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2018年成为邯郸市肿瘤内科质量管理控制中心及邯郸市重点学科、负责建立了邯郸市第一批肿瘤癌痛规范化病房和首家无呕病房。牵头成立了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多学科治疗团队(MDT)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邯郸市率先开展了恶性肿瘤的图像引导下放射治疗技术(IGRT)和立体定向放疗技术(SBRT ),在临床上开展了肿瘤微创、深部热疗、肿瘤内科、靶向治疗及基因治疗技术。在肿瘤的放疗、化疗、热疗及微创治疗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基础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连续多年被评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优秀工作者。
霍忠超主任及其带领的团队一直以来心系患者,从临床治疗以及人文关怀等多个方面入手,切实为患者考虑;不仅院内MDT开展的如火如荼,还注重MDT团队建设,其团队一直活跃在河北省乃至国家级的各种比赛中,并不断取得优异成绩。
霍忠超主任在开展科室工作的同时,还开展教学工作,并积极培养科室新生力量,桃李芬芳。培养肿瘤硕士研究生10余名,研究生均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毕业后成为各大医院肿瘤科的骨干力量。积极给科室青年医生搭建平台,鼓励竞争,科室建立了向优秀者看齐,追求卓越的科室文化,优秀青年医生许斐、吕林林在全国比赛屡获殊荣。
新技术、新项目,稳步迈进
霍忠超主任带领科室团队从有到优,从曾经的放化疗为主到如今的免疫、靶向治疗、细胞治疗多点开花。由内而外,由原先肿瘤内科见长但外科手术略显单薄的局面发展到如今快速穿刺、微创介入、粒子植入手术等。无论数量与质量均排在邯郸市前列,向着综合治疗方向稳步迈进。
肿瘤一科在霍忠超主任的带领下科室不断开展新技术的应用:放疗联合热疗治疗进展期胃癌、舌癌的介入栓塞化疗+免疫治疗等新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综合治疗逐渐成为科室特色。近年来,霍忠超主任陆续接诊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舌癌患,浙江的张先生罹患舌癌,经手术后在2022年8月的复查中确诊复发,为了不切除舌头,他辗转多地求医,结果都不是很理想。张先生先前曾辗转多家医院的手术方案均是切除舌头,这样的治疗方案张先生始终无法接受。偶然间的一则关于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在舌癌方面诸多成功案例的新闻,让张先生又燃起了新的希望,他立即动身前来治疗。霍忠超团队为患者最大限度保留舌头,术后效果良好。
始终未停下学习的脚步
2018年霍忠超主任作为知名肿瘤专家访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2021年,《名医》杂志以“心系患者兼收众长,情注医疗与时俱进”为题报道我院肿瘤一科主任霍忠超教授及团队的事迹。《名医》杂志创办于2010年,是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国家级期刊,现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等机构收录。
在科研上,霍忠超立足本职工作,坚持临床与科研相结合,长期坚持开展肿瘤诊断与治疗的基础研究工作。近年来出版专著3部,完成省、市科研项目20余项并获省、市医学科技进步奖6项,目前主持在研省市级课题5项。已完成的河北省科技厅科研成果“中、晚期食管癌食管壁厚度放疗前、后变化的研究”“放疗与热疗结合对食管癌放疗后复发的治疗及心脏损伤的研究”均获得河北省医学科技一等奖;主持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专项基金项目“微波热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胃癌的疗效观察”一项、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项目“微波消融与靶向药物联合治疗局限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一项、国家卫健委项目“肝转移TACE治疗后微波消融治疗时机的比较”一项等等。近期,又承担了市政府及市卫健委肿瘤国家重点专科的建设工作。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每周一固定的科室学习,固定的患者教育,是医学始终为患者服务的信念支撑!是老一辈附院人悬壶济世思想的延续!是对本职工作孜孜不倦地追求!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打造冀南地区最专业最权威的肿瘤医疗团队体系,将会是霍忠超主任始终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