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土耳其的许英强在废墟中搜寻幸存者的同时
另一位邯郸人张昆也在灾区紧张地忙碌着
作为同乡、同行,他们有着同样的信念:生命至上,没有国界
邯郸多勇士 他乡有故知
土耳其受灾儿童和张昆打招呼。
生命至上,没有国界。
自2月6日土耳其和叙利亚发生地震,迄今已经过去9天时间。2月11日,抵达土耳其卡赫拉曼马拉什地震灾区的鸡泽县蓝天应急救援队团支部书记兼队长许英强和来自各地的救援人员,还在灾区持续进行救援。
这些天,他们在土耳其的余震和瓦砾中快速搜索生命、寻找幸存者。同时,在土耳其的另一座城市阿达纳,还有一位邯郸人,也在地震现场参与救援工作。
许英强在与记者的通话中得知,这片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来自邯郸市曙光救援队的队长张昆正与他一同并肩奋战时,他的语气中透出了难得的轻松与自豪,虽然不曾谋面,但是曙光救援队的事迹他早有耳闻,作为同乡、同行,共同的信念让他们万里驰援土耳其,“这真是他乡有故知啊!我为咱们邯郸人感到骄傲!”
许英强(左)在救援现场。
“谢谢你,中国!”
2月11日,许英强在经过三次转机赶到土耳其卡赫拉曼马拉什时,他被这片在强震之下变得满目疮痍的土地所震惊,耳边传来大型挖掘机和起重机全力开动的轰鸣声,混凝土碎块和瓦砾被哗啦啦地翻动着。
当地居民见到中国救援队的身影后,连呼:“谢谢你,中国!”
2月12日,许英强从一线传来消息,目前,他所在的卡赫拉曼马拉什依然余震不断,多处房屋倒塌,救援队在抵达灾区后,第一时间便投入到寻找幸存者的工作中。
生命探测、安全评估、清理杂物、开展营救……在卡赫拉曼马拉什,许英强与其他救援人员夜以继日地进行艰难搜索和救援的同时,他们还要克服低温、余震等困难和危险。
许英强介绍,救援现场充满未知情况,救援人员借助随队翻译,与当地安全评估员、志愿者、警察等保障人员充分沟通、密切协作,有序参与救援行动。“当探测到房屋内有生命迹象时,已经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的我,顿时浑身充满了力量。”
当天,救援队用声音探测、探头探测及雷达生命探测仪等设备测出倒塌房屋下疑似有被埋压的民众。随后的十几个小时内,许英强与其他救援人员在挖掘机的配合下,通过狭窄的通道冒险进入密闭空间,逐层搜索和清理。
“废墟中钢筋、混凝土、砖石、压碎的家具混杂在一起,挖掘难度很大。”许英强说,当发现可能埋藏被困人员的位置时,为了避免对被困人员造成二次伤害,很多时候都需要人工清理,“虽然这样比较慢、也很累,但是能最大程度保护被困者。”
徒手搬动废墟中的砖块和墙体、身体探入危房中寻找生命迹象。一次、两次、三次……手套磨破了,手也磨破了,但他和队友们依旧在现场全力以赴。
时间就是生命,为了不浪费一分一秒,许英强和队员们将吃饭时间压缩到不超过10分钟,并且只以简单的面包和矿泉水充饥。
“我们救援人员每天都会收到当地民众和志愿者们的感谢,当他们操着拗口的中文,对我们说‘谢谢’时,所有的苦与累好像都不重要了。”许英强说。
张昆(右)为当地民众发放物资。
“我们真的想快一点,再快一点”
2月13日下午5时,许英强从一线传回消息,经过一整天的救援,他们已挖出两名受困人员,但不幸全部罹难。
“我们真的想快一点,再快一点。”他懊恼着向记者解释,生命的脆弱让他真实地感受到一种无助。
“两名罹难者均为女性,其中一位女孩的男朋友从未离开过救援现场,他一直徘徊在废墟中期待着奇迹的出现。”许英强告诉记者,这些天那个男孩一直相信会有奇迹,从未掉过眼泪,但他看到女朋友真正永远地离开后,男孩瞬间迸发出难以自制的哭声。
“在男孩抱着女孩爆发出第一声呐喊时,在场的全体人员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许英强又一次向记者重复着,“如果再快一点就好了。”
2月13日晚11时,已经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的许英强与队友们,正在卡赫拉曼马拉什一处倒塌的酒店进行救援。
“酒店大概7层楼高,但现在已经全部倒塌,眼见之处百孔千疮、不复原貌。”许英强介绍,现场使用了声音和雷达生命仪器及探头进行探测,探测出大约有11名民众被埋压。
“虽然已过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但所有人仍期待着奇迹的出现。”自许英强抵达土耳其后,他每天的休息时间只有短短几个小时,一般在帐篷或简易房屋内打地铺,短暂打盹后,他便再次回到救援一线。
“目前,土耳其仍处在寒冷的冬季,夜晚气温已降至冰点以下,这给救援工作增加了难度,同时也让幸存者的生存变得艰难,他们很可能因为失温死亡,所以我们必须快一点、再快一点。”许英强说。
张昆(右二)向当地民众发放物资。
“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当得知还有一位邯郸人也在土耳其参加救援时,许英强对记者感慨地说,“我为咱们邯郸人感到骄傲!”
2月10日,邯郸市曙光救援队队长张昆同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国际人道救援行动小组一同抵达土耳其阿达纳后,便在当地建起了协调中心,他主要负责车辆调度、物资采购、人员调动等工作。
张昆于2月13日凌晨4时30分,与队友们共同完成了长达8个小时的搜救任务。“此次搜救面积达3200平方米,排除救援幸存者信息3处,最终发现罹难者2人。”他坦言,“难过、悲痛,但真的无可奈何。”
参与过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和2015年尼泊尔地震救援的张昆,深知地震的残酷与危险。
这次搜救中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当救援任务进行到两个小时左右时,当地一位8岁女孩的母亲来到救援队面前向他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张昆告诉记者,当时女孩依旧被深埋在废墟内,此时里面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这位母亲强忍悲痛向他们鞠躬致谢,并说道,“虽然我的孩子已经去世,但我仍旧感谢你们所做的一切。”
张昆坦言,那位母亲在向救助人员鞠躬的一瞬间,他想说出的安慰话语却怎么也说不出来了。
“正是这些民众的期待和鼓励,给了我们坚持下去的力量。”他告诉记者,这次救援是他们在刚刚完成向当地灾民发放590桶葵花籽油与60卷防雨布的任务后,返程途中接到的临时委派。
“结束搜救后,我已将近24个小时未曾合眼,身体连轴转的疲乏与困倦直冲脑门,但我知道任务还没有完成。”张昆认为,在灾情发生后,将救援物资快速送达民众手中至关重要。
13日下午5时10分,记者通过微信与张昆取得了联系,他正与两位中国留学生在当地的超市、市场等地进行询价和采购救援物资。他们购买了牙膏、牙刷、强光手电、湿巾、肥皂等生活必需品,将于次日送往土耳其地震重灾区哈塔伊。
“哈塔伊位于土耳其南部地中海沿岸,与叙利亚交界。”张昆介绍,此次物资发放全程将由土耳其军方协助护送以保证安全。因为在此之前,该地区曾出现过因物资发放而导致民众发生冲突。
“这次物资发放量很大,我与队员们都比较紧张,但我们一定会将物资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微信那头传来的是张昆铿锵有力的声音。
点点微光,正汇聚成希望的曙光。在距中国直线距离6820多公里的土地上,邯郸勇士正逆行而战,他们用热血与大爱在地震的废墟中开出了真情之花。
许英强(右)在救援现场。
最新进展: 一位幸存者被救出
北京时间14日晚7时许英强传回消息,土耳其时间13日,他与队友们根据任务分配,在三个任务点开展救援活动。
救援队通过生命探测仪检测出疑似有人员点位两处,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挖掘后,一名成年女性及一名10岁左右的女童被挖出,不幸全部罹难。他告诉记者,这是一对母女。
当天,在同一栋住宅楼区域,许英强所在救援队发现坍塌区域疑似有微弱生命体征点位一处。
后经多支救援队共同救援,最终成功救出一名有微弱生命体征的幸存者,目前已被送往医院。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王梦洁 刘圆圆 王海军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