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山风景区位于峰峰矿区中心,因三峰相连形似元宝而得名元宝山,海拔200余米。景区内繁华似锦,绿草如茵,苍松翠柏,郁郁葱葱,为游客提供温馨、自然、舒适的娱乐休闲环境。
每逢周末节假日,这里都会吸引八方来客前往观光打卡。去过元宝山的游客都知道,这里不光风景秀丽、四季常绿,还有一个“活景点”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71岁的义务讲解员王新民。
王新民是土生土长的峰峰人,他先后下乡做过知青、当过教师,后来又到区地震办、工业局、民营企业局工作。
王新民说,起初是因为身体原因,每天到元宝山锻炼身体,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外地的游客向他询问元宝山名字的由来,从这时起,他萌生了当一个义务讲解员的想法。
“元宝山是神囷山的一部分,‘神囷山’三字,是远古时代的叫法,明代地理志改作‘神麇山’,沿用至今……”王新民用最地道的“峰峰味”讲解着山上的一景一物,游客听后连连点赞。
他也越来越热心当好这个讲解员,为大家讲讲元宝山故事,普及峰峰文化。
为了做好义务讲解员,让询问的游客不虚此行,在日常的生活中,王新民不断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翻阅大量历史资料,详细了解元宝山公园建立的历史背景。2012年,退休后的他有了更多的时间研究峰峰历史。在他家里的书架上放满了各种历史书籍,还先后辗转邯郸以及石家庄的书店,还花费上千元购买了一套完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
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不清楚的典故,王新民总是第一时间回去翻阅书籍。“像元宝山上的‘曲径通幽’牌坊上的草书体‘定慧’‘安心’,有很多游客都不认识,刚开始遇到关于‘定’这个字时,我也拿不准,便回到家仔细翻阅书籍,最终查阅了10余本书籍后才最终确定了该字的正确读音。”王新民说。
他先后撰写了几十篇关于元宝山的文章,很多都在媒体发表,不仅向游客普及了元宝山历史知识、绿化建设等,还为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这不是我第一次来元宝山,却是第一次听到这么精彩的讲解,原来元宝山背后有这么多故事。”家住冀南新区的赵先生说。
与此同时,王新民还为不少峰峰本地人讲解。“我每天在元宝山锻炼,经常看到他在这为大家讲解,虽说是本地人,但是关于元宝山的历史渊源、工程建设等还真没有仔细研究过,每天听一听,收获不少呢!”听过王新民讲解的人纷纷竖起大拇指。
“赏景呆坐不思归”,王新民说自己越来越爱这片文化宝地,有时睡到半夜突然一个灵感,会立马起身把想到的写出来,等着第二天讲给游客们听。17年间,王新民义务讲解达600多人次,他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元宝山的前世今生,领略峰峰的风景风情,感受峰峰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彭宗强 赵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