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齐鲁 > 正文

山东高速强势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来源:济南日报发布时间:2025-09-25 16:48:51

  海外工程加快建设,以“山高力量”托起民生希望;中欧班列昼夜飞驰,用钢铁驼队续写丝路篇章;贸易通道贯通山海,让“中国制造”连接全球市场……山东高速集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争当山东省企业“走出去”排头兵,深入实施外经、外服、外贸“三外并进”国际战略,在全球舞台上展现了中国企业的风采与担当,成为山东省“走出去”企业的排头兵。外经业务

  打造国际工程承包新高地

  在塞尔维亚,山东高速建设者们正加班加点开辟新作业面,推动兹雷尼亚宁高速公路不断向前延伸,这是目前山东企业在塞实施的最大基建项目;在几内亚,建设者们加快推进马西铁路开巴河特大桥建设,建设的大桥高墩柱通过当地国家纪录认证;在摩洛哥,建设者们正紧张进行凯尼特拉至马拉喀什高铁施工进场前准备工作,建成后将为2030年世界杯提供交通保障……从欧洲的古老城市到非洲的广袤草原、从热带雨林到沙漠腹地,一个个热火朝天建设中的项目是山东高速“外经”业务蓬勃发展的缩影。

  山东高速集团自1984年开展国际业务以来,经过41年的深耕细作,逐步形成了外经(国际承包工程)、外服(跨境物流与涉外服务)、外贸(国际进出口贸易)协同并进的发展格局。业务遍布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机构129个,境外员工总数3543人,其中外籍员工2764人,本土化率高达78%,业务体量和国际影响力位居省属企业前列。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全产业链优势,构建了从投资、建设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带动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监理检测、物资建材、运营管理等业务协同“出海”,实现了从单一工程承包向多元化、全链条服务的转型升级。

  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山东高速集团连续七年入选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2025年位列全球第51位,居地方国有企业首位。截至目前,山东高速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建了125个境外项目,总合同额超560亿元。

  在塞尔维亚,山东高速承建的E763高速公路项目是中国企业在欧洲实施的首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被誉为“中塞友谊之路”。在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项目成为地中海沿岸的交通动脉,极大提升了当地交通效率。在几内亚,马西铁路项目开创了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整体“走出去”的新模式。

  山东高速还依托境外项目带动中国技术、标准和装备出口。在塞尔维亚多瑙走廊快速路项目中,首次实现自主设计,打破国外设计公司的垄断,为中国设计咨询业务“走出去”树立了标杆。在摩洛哥高铁项目中,采用“中国制造+本土化组装”模式,出口工程车辆70余台,实现了装备制造与国际工程的深度融合。深挖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监理检测、物资建材、运营管理等业务潜能,带动新材料、智慧交通、绿色能源等新兴业务共同进军国际市场,打造国际工程全产业链。实施的埃塞俄比亚安巴萨智慧公交、亚的斯亚贝巴市交通信号、莫乔旱港信息化等项目,实现了软硬件、信息系统和机电设备“联合出海”;几内亚马西铁路、坦桑尼亚潘加尼大桥等项目带动集团设计咨询、工程施工、物资建材走出国门;新加坡海鸥分布式屋顶光伏EPC项目、马达加斯加嘎瓦石墨矿光伏发电项目等,实现新能源业务在国际市场的新突破。

  传统基础设施项目扎实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合作亮点纷呈……越来越多的“山高智慧”“山高方案”在世界各地扎根生长,为全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山高力量”。

  外服业务

  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

  不仅在“外经”业务中跑出“山高速度”,还在“外服”业务中尽显“山高风采”。9月11日,一列由山东高速集团统筹运营的山东中欧班列定制化专列从济南缓缓驶出,这趟班列共55个标准集装箱,搭载了省内企业生产的白卡纸,货值约1408万元,将通过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约20天后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该趟班列是专门为国内重点造纸企业量身打造的供应链专列,标志着山东中欧班列在精准服务企业物流需求方面再添新实践。

  定制化班列的持续开行,是山东中欧班列济南枢纽持续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济南中欧班列发展势头强劲,开行规模由2019年的158列,迅速攀升至2024年的1029列。今年1月至8月,济南中欧班列开行736列。

  2018年,山东高速集团开始统筹运营山东中欧班列,创新实施“统一品牌、统一班次、统一平台、统一支持、统一宣传”的“五统一”运营模式,推动班列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山东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28万列,运送货值超1200亿元,开行量位居全国前列;今年班列已开行1550列,成功获批中欧班列(济青)国家集结中心。

  构建了“2+4+N”双循环网络格局:“2”指济南、青岛两个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4”指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俄罗斯、老挝四个境外集结中心;“N”指境内外其他节点城市。运营线路达57条,直达“一带一路”28个国家60个城市,形成东连日韩、西接欧亚、北达蒙俄、南抵东盟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山东高速还牵头组建山东省对外投资合作企业协同发展联盟,举办哈萨克斯坦—中国(山东)企业对接交流会、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山东)企业对接交流会等活动,为全省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提供支持。联盟成立以来,已推动多个重大项目落地,成为山东省对外经贸合作的重要纽带。汽笛声声,班列轰鸣,驰而不息的山东中欧班列打开合作共赢发展大门。截至目前,山东中欧班列累计服务进出口企业超2.1万家,助力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中国味道”走向世界。

  外贸业务

  创建国际贸易供应链头部企业

  在山东高速高铁装备产业园,每天有2000多根轨枕发往几内亚马西铁路项目。截至4月底,今年已累计出口轨枕26.54万根。

  轨枕出口是山东高速拓展国际贸易业务的又一次生动实践。近年来,山东高速发挥境外工程施工项目、产品生产制造、班列运输等优势,创新工贸一体化、运贸一体化、产贸一体化外贸业务模式,推动国际贸易业务提质增效。

  山东高速积极创建国际贸易供应链头部企业,创新打造“境外直采+多式联运+仓储装卸+交易发运”的运贸一体化模式,累计开行运贸一体化专列462列。今年1-7月,实现进出口贸易额38.63亿元,同比增长310%,增速显著。

  依托境外机构和渠道优势,重点开发直营直采进出口贸易业务,打造自有进口商品品牌“齐鲁号·全球购”,涵盖生鲜、红酒、日用品等500余个品类。在山东高速临空综合保税物流园,建成北方内陆地区最大的红酒保税展示储销中心,红酒日均存放量达200万瓶,覆盖全球95%以上产区。不远处的冷库内,来自俄罗斯、巴西等40多家境外头部肉类工厂的牛羊肉在此中转,走入千家万户。

  采用“中国制造+本土化组装”的CKD(完全散件组装)模式,向摩洛哥凯尼特拉至马拉喀什高铁项目发运70余台工程车辆;创新打造“原油换沥青、矿石换钢材”业务模式,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稳定的进口原油、沥青和出口钢材的外贸渠道;依托山东中欧班列、物流园区等优势,推动木材、橡胶、饲用小麦粉等进口业务稳步发展……产业链协同成效显著,外贸发展再上新台阶。

  山东高速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业务模式、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全面升级。在塞尔维亚设立科技孵化中心,推动中国技术与欧洲标准对接;在新加坡实施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实现新能源业务国际化突破;在埃塞俄比亚承建智慧公交项目,推动中国智能交通系统“走出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山东高速将继续深化“三外并进”战略,推动外经、外服、

  外贸业务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积极参与高质量

  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基础设施“硬

  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人民情感“心联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新力量。

  从海外工程建设的“硬联

  通”到跨境服务生态的“软衔接”,

  再到全球贸易网络的“链融合”,山东高速始终以责任为笔、以行动为墨,

  在全球舞台上书写着有温度、有深度、

  有高度的中国故事。以更富匠心的品质打造工程,促进规则标准的兼容互认,深化人文价值的相互理解,与各国伙伴携手并肩,共同绘就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的壮美画卷。(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戴升宝)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