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齐鲁 > 正文

济南市政协开展“非遗里的济南”月度商量

来源:济南时报发布时间:2025-09-25 16:49:29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现代创意之中,才能成为人民群众触手可及的有温度的文化。近日,济南市政协开展“非遗里的济南”月度商量,政协委员、专家学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部门代表组成调研组,对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实地调研,开展多次现场商量,共同为“非遗里的济南”建言献策。现场商量:

  非遗保护的沉浸式体验

  伴随着高亢激昂的莱芜梆子唱腔,济南市政协商量调研组一行走进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一声声铿锵锣鼓、一段段传统唱段,仿佛带人穿越百年,却又在年轻演员的眉眼身步间,看见非遗正在呼吸的模样。

  同样是对梆子的传承,蟠龙梆子在发展中走出一条新路。省市政协委员、钢城区蟠龙梆子剧团团长韩克以剧团创新求变为例,介绍了通过戏曲电影、微短剧等形式拓展传播、获得经济回报的经验。“建议政府加强对传承人的政策扶持,尤其是一些民间班组。”

  在中国龙山文化黑陶研发中心刘德功黑陶艺术馆,古老的黑陶技艺在当代焕发出新光彩。黑陶艺术家刘德功向调研组介绍了如何在忠实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创造出符合当代人审美需求的作品。

  “非遗不能仅仅停留在保护层面,更要与时代接轨。”一位参与调研的委员提到。在黑陶艺术馆,传统的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让古老的黑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9月23日,调研组一行走进思敏街,逐一深入鲁绣、泉水扎染、掐丝珐琅、髹漆技艺传承人工作室开展实地考察。随后前往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现场观看济南皮影戏特色展示,详细听取非遗传承与创新工作的系统介绍,重点了解融合现代审美与传统技艺的非遗产品研发情况,真切感受非遗与传统文化教育深度融合的鲜活实践成果。

  商量现场,有委员提到,“非遗不仅连接过去,更为未来提供文化滋养。”这一观点引发了与会者的共鸣。非遗的价值焕新不仅关乎文化传承,更关系到城市软实力的提升。

  金点子频出:

  让非遗火起来传下去

  “非遗必须融入生活”,省市政协委员、秦老太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秦文在实地调研后深有感触。她结合自家茶汤的例子指出,非遗不能仅停留在“保护”,必须融入现代生活、实现价值转化,建议加强市场化引导。

  市政协委员、山东凤城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贺金圣从泉水节的文化场景中获得灵感,“泉水泡茶,本就是济南人的生活”。他建议,推动泉水文化与本地茶产业融合,打造泉城特色文化消费体验。

  “非遗不能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它必须走进生活。”市政协委员黑珊说道。市政协委员、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袁宙飞结合正在研究的课题谈到,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天然的兴趣,但是缺少一把打开这扇门的钥匙。她建议,非遗需要与本土特点相融合,利用人工智能赋能,让传统的艺术与现代进行有效对接,一方面可以进行创意延伸,另一方面,既要搭建有利于非遗传播的平台,也要营造有利于非遗发展的环境。

  (济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张成地苏晓萌)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