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将企业家置于舞台中央的城市,必是一座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城市。当2025年“青岛企业家日”如期而至,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城市的年度盛事,更是一次青岛与企业家群体的深情对话。今年“厚植家国情怀 保持发展定力 增强发展信心 弘扬企业家精神”的主题,恰如其分地映照出这座城市与企业家之间相互成就、共同成长的动人篇章。青岛企业家日走过5年,已从单纯的致敬仪式升华为一种深入城市肌理的价值认同。今年“一信、一会、一秀、三展、四活动”的丰富设计,30余家单位共同参与的盛大阵容,无不彰显着青岛致敬企业家的诚意与创意。但比这形式更打动人心的,是这座城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企业家营造的“每一天都是企业家日”的浓厚氛围。
青岛懂得,真正的尊重不止于节日的欢呼,更在于平日里的排忧解难。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青岛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60.3%的税收、86.2%的城镇新增就业、99.5%的经营主体数量——这些数字背后,是210.09万户经营主体的奋斗与拼搏,更是这座城市为企业成长提供的阳光雨露。每5个青岛人中就有一个“老板”的生动景象,绝非偶然,而是青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必然结果。
面对当前“找订单难”等企业发展的现实挑战,青岛市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扬帆远航出海行动”等务实举措精准回应企业需求。推动常态化行动与全市产业规划相融合,引入创投基金和国企战投机构,服务外贸企业参加境外展会不少于35个——这些措施既解燃眉之急,也筑长远之基,让企业家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支撑。
更值得称道的是,青岛对企业发展的陪伴已深入到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从“企事有解”活动的“一企一专员”,到梯度培育体系构建;从金企对接“春雨行动”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路演,这座城市正努力把企业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551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31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梯队,不仅是青岛产业竞争力的体现,更是这座城市作为培育沃土的最好证明。
从海尔、海信、青啤等金字招牌的辉煌,到今天无数中小企业在专精特新道路上的茁壮成长,青岛企业家的奋斗史与城市发展史始终交织在一起。这座城市用立法确立企业家日的庄严方式告诉每一位创业者:你们的汗水将被铭记,你们的贡献将被珍视。
当下的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信心比黄金更宝贵。青岛以一座城市的名义向企业家致敬,其实就是选择与信心站在一起,与创新站在一起,与未来站在一起。这种选择,既源于对企业家贡献的认可,更出自对经济规律的尊重。一座懂得尊重经营主体的城市,必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城市与企业的关系,从来不应是简单的“我予你取”,而应是彼此的成就与滋养。青岛用5年时间,将11月1日这个平常日子塑造成了不平常的符号。这个符号背后,是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是制度环境的不断优化,更是社会价值观的积极引领。
与企业家同行,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这既是城市与奋斗者的双向奔赴,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生动的注脚。当一座城市与企业家的心跳同频,发展的乐章必将更加激昂。青岛的企业家日,致敬的是过往的奋斗,点燃的是未来的希望。


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