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4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和第39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均落下帷幕。其中,物理奥赛济南市独占3金8银,贡献了全省金牌数量的75%。化学奥赛济南学子收获8金4银,金牌数量占全省比例的62%。在化学奥赛中,山东省实验中学的续家衍以全省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北京大学保送资格并入选国家集训队。在第4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和第39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山东省实验中学学子共斩获5金3银。谈到考试经历,“考试时间长、题量大、题目难”成为学生们的共识。
物理奥赛上午考理论,下午考实验,均为笔试。理论考试从上午9点一直到12点,虽然考试时间长达3小时并且只有7道题目,但省实验4名参赛学生都表示“做不完”。“今年的决赛难度还是挺大的,而且题量很多,比拼的就是正确率、熟练度以及巨大的计算量。”物理奥赛银牌获得者、省实验学生张清睿告诉记者,决赛题目也很重视对知识面的考察,会把一些文献上和国内顶尖高校正在进行的实验项目的内容改编成题目让学生做。而我省唯一以高二学生身份获得物理奥赛金牌的省实验学子孙世为,也明显感受到了决赛考察方向的变化:“决赛题目中加入了大量近代物理的相关背景,把题目的核心模型藏在了背景之后,所以是否能快速准确读懂题目,对后面解答的正确率有很大影响。”
相比较物理奥赛,化学奥赛决赛时间更长。第一天进行的理论考试要从上午9点持续到下午1点。时间长、题量大的情况下非常考验学生的答题技巧。“我一般会快速把题目都过一遍,然后找一个看起来比较好做的题目找找考试状态。如果遇到不会的或难度很大的,我就先跳过去,而不会去浪费时间死磕一道题。”续家衍说,题目难度大是近几年的一个趋势。此外,他感受到的一个变化就是对具体的知识点、公式的考察变少,更多的是对一个学科思维的要求。因此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少了,刷题的优势也不明显了,要学会整理和研究。


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