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商业航天领域动作频频。第八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上,济南发起设立总规模50亿元空天信息产业基金;山东省商业航天产业创新发展会议上,济南签约微焓科技热控系统制造项目和中科西光华北区域总部项目,填补济南在火箭领域的高端光学载荷研发短板。被山东定位为省会都市圈商业航天产业集群核心城市的济南,在“星箭双造”道路上走得愈发扎实。1济南形成“火箭+卫星+核心系统+配套”完整产业链条
168家空天信息企业实现营收234亿元
近年来,济南积极布局商业航天产业,成为全国首个完成商业航天卫星全面布局的城市。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工作推进会议上,济南将原有“十大标志性产业链群”升级为“13条标志性产业链、34条重点产业链”。其中,空天信息产业位列13条标志性产业链之首。
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政策推动和重大项目落地双重驱动下,济南聚焦火箭制造、卫星AIT(总装集成测试)、GNC(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等关键环节,形成“火箭+卫星+核心系统+配套”的完整产业链条。今年1-9月,全市空天信息领域共有企业168家,实现营收234.21亿元。
卫星领域,济南以星座组网为牵引,重点布局卫星总装、部组件制造、运营服务等核心环节,打造集卫星总装测试、卫星测运控和星座运营于一体的商业卫星产业链。推动中科卫星、浪潮光音、微厘空间、智星空间等4大星座建设,累计发射28颗低轨卫星,实现了商业航天“通信、导航、遥感”3大领域布局;济钢集团建成省内唯一卫星总装产线,可年产百颗500公斤级卫星;山东微波电真空技术有限公司建成世界首条空间行波管自动化生产线,逐步实现年产200支空间行波管生产能力,并成功通过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合格供方资质认证,签约订单1400万元;加快建设合成孔径雷达、高光谱卫星载荷产线,提高卫星推进、热控、轨姿控、电源等分系统及部组件本地配套率。
火箭领域,济钢集团与深蓝航天合作建成全国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及动力系统测试基地,累计试车超1.1万秒;引进天兵科技两级可回收重型运载火箭项目,与星河动力(自研火箭发动机)、爱思达(火箭复合材料)、极睿星际(火箭装备制造)等企业合作,加快火箭结构系统配套,初步形成集动力测试、发动机制造、箭体总装、检验检测于一体的火箭全产业链条。
2计划总投资55亿元,预计年均营收64亿元
济南航空航天城未来长啥样?
在近日出台的《山东省加快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到,要突出济南航空航天城等重大标志性、引领性项目支撑作用。济南航空航天城项目规划蓝图是什么?目前进展如何?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就此采访了济南市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处相关负责人。
济南航空航天城位于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计划总投资55亿元,分三期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营收64亿元,利润7.76亿元,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航空航天产业集聚高地。
项目一期为航天装备制造基地,总投资11.72亿元,总建筑面积31.2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6栋高端小型标准厂和2栋10层宿舍、1栋3层食堂配套设施及4栋高层办公楼,计划围绕空天信息产业,落地实施数字空天信息应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项目,并配套商务、电子信息、金融、信息、科技服务等,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营收8亿元,利润0.76亿元。
项目二期为火箭制造基地,总投资16.64亿元,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4栋标准厂房和2栋办公楼,仍在规划建设10栋厂房、2栋办公楼、1栋研发展示中心,主要围绕火箭相关产业,招引火箭总装制造、贮箱制造等大型火箭制造项目,为其提供定制化厂房或标准化厂房,并配套研发展示中心、服务中心、办公楼等,项目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约21亿元,利润约2.8亿元。
项目三期为卫星应用基地,计划总投资26.64亿元,计划聚焦卫星应用,重点布局数据应用、智慧服务两大板块,规划建设卫星数据中心、综合实验楼及国际卫星合作交流中心,同步规划建设航天科普教育基地。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年均营收35亿元、利润4.2亿元。
3全市空天信息在建项目41个,总投资约274.1亿元
7个项目预计年内建成
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从济南市发展改革委获悉,截至目前,济南空天信息领域在建项目共有41个,总投资约274.1亿元,其中7个项目预计年内建成。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梳理这7个项目发现,其中5个项目属于卫星领域,其余两个项目分别属于火箭领域和航空器制造领域。
位于天桥区的中科卫星凌云遥感卫星星座项目一期,总投资2.6亿元,计划建设并运行由5颗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包括合成孔径雷达、可见光、高光谱)组成的凌云遥感卫星系统,并同步规划建设卫星测运控中心、数据运营中心、航天技术综合实验室等基础设施,重点开展卫星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运营、原始数据及增值服务、卫星载荷制造、航空遥感服务等业务。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配置SAR卫星的商业高分辨率遥感星座,年均营收1.9亿元、利润0.6亿元。目前,凌云星座(一期)项目已启动研制5颗卫星,全部完成发射任务,下步将启动二期项目建设。
位于莱芜区的中科北斗数字农业莱芜示范基地项目,总投资3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主要建设指挥中心、10个科学实验区、中草药种植基地、冷库等,二期主要建设卫星接收站、无人农场、专家工作站、高科连栋温室、检测检疫中心等。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利润0.14万余元。目前,一期已经完成指挥控制中心、空天展示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7月底开始智能温室、日光温室仓库建设,预计11月底建成。
位于济南高新区的济钢卫星总装基地(一期)项目,总投资3.2亿元,拟于2025年底建设完成。项目购置卫星制造产线主要设备37台(套),建设卫星总装制造能力、环境试验条件、测试仿真和信息化能力,建成后实现年产100颗500公斤级以下卫星的生产能力,打造卫星产业新高地。目前,“紫微”卫星制造产线建设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基本达到试生产条件。
位于济南高新区的算谷产业园项目(卫星总装和制造基地),总投资20亿元,规划建设厂房、行政办公楼、车库及生活服务设施等。该产业园主导产业为大数据电子信息、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卫星总装、火箭部组件,主导方向是物联网智能电气设备。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营收8亿元、利润1亿元。目前3个地块已竣工,3个地块正在建设,剩余3个地块待定制项目落地后建设。
位于济南高新区的北斗高精度重大新基建智慧监测系统与综合交通及生态特色应用项目,总投资3亿元,部署5000套北斗高精度定位通信一体化监测设备,在原有数据中心基础上扩建北斗大数据应用,打造北斗大数据应用中心,包含标准化机房、UPS电源、交换机、数据库服务器等通用型硬件设备与配套设施85台(套)。构建监测云服务平台,包括虚拟格网差分海量用户高实时性北斗高精度数据服务系统、全路域授时设备管理及授时服务系统、黄河流域数据模型、全路域形变监测系统等62台(套)。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营收2亿元、利润0.6亿元。目前,北斗集成工程进度达94.1%;监测云服务平台进度达94%。北斗大数据应用中心正在建设,并行开展加固工程、装修工程等各专业施工。
位于历城区的航天瑞莱济南检验检测中心项目,一期计划投资0.15亿元,主要开展火箭复合材料性能评估试验、大型结构静力疲劳试验、海上装备安全性与抗打击评估试验等。项目建成后,年营收预计达到0.1亿元左右,实现利润约0.02亿元。目前,项目已入驻济钢泰航园区,实验室平台已建设完成,进入建设效果验收阶段,检验检测业务已陆续开展。
位于市中区的山东未来云谷产业园项目,聚焦航空器制造领域,总投资13.02亿元,21栋单体主体施工完成,南区完成全部验收,具备进场办公条件;北区完成质监、消防、规划验收,正在推进单体竣工备案;基金商会小镇、光伏运动场、山体亮化等配套工程提速建设,低空起降场完成招标。截至目前,科大讯飞及生态企业已入驻,山东未来集团有限公司及生态企业、泰维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确定入驻。根据规划,园区实现企业全部入驻后,预计年均可实现营业收入60亿元,年均税收超过3亿元,投入产出率为2.1%,促进相关人才就业2万人以上。
(文/图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冯瑜)


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