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邢台 > 正文

邢台:雷锋精神,战“疫”一线闪光

来源:邢台日报编辑:王敏发布时间:2020-03-08 17:56:55

  邢台日报记者杨永丽 通讯员曹胜峰 颜征华
   3月5日是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50多年前,雷锋曾种下一颗叫做“奉献”的种子,如今已长成了千万棵可以遮风避雨的大树。

  传承雷锋精神,我们身边有许多默默奉献的平凡人。让我们走近他们,记录他们的战疫时刻,在“凡人微光”中感受平凡温暖。

  使命在肩,冲锋一线的“硬核”作为

  44岁的李艳霞是南和县人民医院的一名临床医生,也是医务科科长。疫情发生后,她全面负责发热门诊的调度指挥工作,冲锋在一线。1月21日至31日,她在发热门诊连续工作10天10夜未回家。

  “已经好多天没见三周半的小儿子了,很想他。”李艳霞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爱岗是肯定要做到的。特别是疫情发生后,更觉得责任在肩,使命在肩。”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李艳霞说,雷锋的这句话,在今日感触特别深。“在病毒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战士,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在防控一线,只有向前,用专业技能为群众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让雷锋精神在我们身边发光发热。”

  在李艳霞带领下,该院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按照规范设置,制作了发热患者就诊筛查流程图,并对门诊一线科室、全院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日夜值守,雷锋精神激励全体村民

  2月27日,隆尧县莲子镇镇白家寨村,正在村口检测点值守的村党支部书记刘书臣,手机不时响起。“排查要人见人、面见面,村里街道消杀要再彻底……”许多天没有好好休息的刘书臣,无论是值守检测、村庄消毒,他都冲在最前面。

  “1966年的邢台大地震的震中就在白家寨村,地震当天解放军就来了,舍生忘死救人……第三天周总理来到了村里看望群众。”刘书臣叙述着父亲生前对他讲的回忆,当时解放军救人后不留姓名,群众都称他们“活雷锋”,地震后全国人民伸出援助之手,运来急需的衣食用品、生产物资,难以数计。

  “父亲当时是村大队干部,见过周总理,亲身经历过那场大地震,周总理当时提出了16字救灾方针,激励着父辈们在全国人民的支援帮助下,用最短的时间重建了家园。”刘书臣说,54年过去了,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白家寨村群众……

  爱心传承,携手同心共战疫情

  “我要给县乡村干部们点个大大的赞,是他们给了我们一家人关爱和温暖。我要将他们这种奉献精神传递下去。”在任县邢湾镇薄村,解除集中隔离的骆立国到村委会报名,要求参加村里防控执勤工作。骆立国的儿子骆翠杰在外地工作,年前驾车回家过年。由于到过武汉,骆翠杰被定为密切接触者,一家10口被安排到集中隔离点观察。

  面对邻居们的“排斥”,骆立国感到很无助。为了化解他的焦虑情绪,在隔离点的防控负责人赵洁柳通过微信跟他讲解新冠肺炎防控常识,鼓励他调整心态。

  “隔离点一共住了80多名群众,光我们家就占了10口,要照顾好我们一日三餐和起居,可不是件小事。”骆立国说,来自邢湾镇的5名干部与医护人员每天进行三次消毒,正是他们的细心照料,自己一家才安全解除隔离。

  2月6日,骆立国及其家人的隔离观察正式解除。如何用自己的双手温暖更多的人,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解除隔离后的骆立国一直琢磨着,于是就有了文中开头的那一幕。如今,骆立国已经连续20多天志愿服务在防控一线。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