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数百条投诉直指同一品牌,明星减肥产品“多燕瘦”套路与陷阱频现

来源:发布时间:2025-11-07 09:32:18

  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节即将开启,各大电商平台已陆续启动预售。减肥产品作为当代女性热衷消费的品类,其宣传真实性、营销手段的合规性,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成为市场监管部门与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本网记者注意到,在健康减肥产品领域,“多燕瘦”凭借明星郑多燕的IP影响力与广泛的网络营销,再次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然而,在往年“双11”亮眼的销售数据背后,该品牌屡次陷入的产品争议与大量消费者投诉也成为谈资。

  ▍复杂商业网络:明星IP与资本运作下的公司架构

  “多燕瘦”的崛起,与其创始人郑多燕的个人影响力密不可分。这位被称为“亚洲瘦身女王”的韩国健身艺人,曾因产后身材走样备受困扰,后通过三个月科学运动与合理饮食成功瘦身30斤。她创立的“郑多燕减肥操”在2011年风靡中国,成为不少人的“瘦身必修课”。

  2015年,郑多燕创立“多燕瘦”品牌,主营瘦身零食等产品。借助其在健身领域的影响力,品牌迅速打开中国市场。2021年,多燕瘦所属的BFB集团完成过亿元A轮融资,显示出资本市场的看好。

  

  资料显示,该品牌曾位列酵素类产品销售额榜首,在某头部主播直播间中,其“SOSO棒”产品曾创下3个多小时售出10万+盒的纪录。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多燕瘦”的商业运作网络远比表面复杂。

  尽管宣传中常以郑多燕为品牌创始人,但工商信息显示,“多燕瘦健康科学有限公司”的唯一股东为“巴菲巴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高管及股东名单中未见郑多燕。品牌运营则涉及多家关联公司,如亳州市纤瘦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多燕瘦健康科学有限公司,还有广州纤语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纤望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琴月科技有限公司等也与其销售活动密切相关。

  这种分散化的公司架构,在为品牌运营带来灵活性的同时,也为消费者维权与监管追责设置了障碍。

  ▍风险与争议:从产品质量到营销手段的全面质疑

  近年来,“多燕瘦”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争议与风险逐渐浮现:

  · 2022年,职业打假人王海发布视频,质疑多燕瘦产品非法添加新型合成泻药成分。尽管品牌方后续出示的检测报告显示未检出相关物质,但舆论质疑并未完全平息。

  · 2023年,多燕瘦关联公司广州市燕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君岳科技有限公司因在抖音平台未经授权使用明星张馨予的肖像和姓名进行宣传,被判侵犯肖像权,需赔偿并公开道歉。

  · 2024年,知名主持人崔永元在社交媒体上质疑其购买的“多燕瘦soso蓝莓活酵素果冻”为“骗子产品”,并投诉其骚扰式营销。此事也将曾为该产品带货的罗永浩及其“交个朋友直播间”推上风口浪尖。直播间方面回应称,直播前已对商家授权资质、采购链路、产品成分检测报告等进行严格审查,未发现问题,且直播中仅讲解了产品成分,未宣称减肥功效。

  更为严重的是,2019年,“多燕瘦酵素”产品就曾因违法添加违禁成分被处罚。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的信息,多燕瘦品牌经营方蜂了时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经营的“多燕瘦酵素吸吸冻(番石榴味)”检出了匹克硫酸钠。

  公开资料显示,匹克硫酸钠是一种药品原料,具有缓泻作用,属于非食用物质,必须凭处方、遵医嘱使用。最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对涉事公司处以罚款14万元并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销售套路与消费者投诉:黑猫投诉平台上的大量案例

  “多燕瘦”最为消费者诟病的是其“低价引诱、分步推销、层层加码”的销售套路,这一点在黑猫投诉等第三方平台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2025年11月,一位消费者投诉广州秦月科技有限公司,称“多燕瘦工作人员加我微信,通过微信电话形式夸大宣传效果,诱导购买”。该消费者最初支付1.2万元,随后又被推荐添加所谓“减肥顾问”,再次支付给其子公司6.5万元及7000元快递货到付款,总计达8.4万元。消费者发现,所收产品“都是固体饮料、代餐食品等,明显不符合其实际价格,包装产品类型皆为饮料、食品,没有确定功效,使用后也没有效果”。

  另一位消费者投诉广州纤望科技有限公司,详细描述了被套路的经过:“减肥顾问以及营养师一步一步套路销售,说我的代谢弱需要改善体质提升代谢”,“改善一周左右,说是要分解脂肪又套路我7000元,分解完之后又说要代谢脂肪,恐吓我脂肪如果不及时代谢,会通过血液流向身体的各个器官,影响健康”。该消费者表示,“整个减肥过程都是通过节食不让吃产品以外的东西”,并在减肥期间出现“月经推迟10-15天”的身体不良反应。三个多月的“减肥”和巨额花费后,体重仅从158斤降至156斤,几乎未见效果。

  层层递进的销售套路,让不少消费者花费不菲;而困难重重的退款流程,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的不满。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多燕瘦及其关联公司的投诉量庞大,主要集中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和退款难等问题上。

  

  ▍监管动向:相关部门对虚假宣传的整治力度加强

  面对市场上日益增多的虚假宣传行为,特别是健康减肥产品领域的乱象,市场监管部门近年来持续加大打击力度。2025年,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守护消费”铁拳行动,坚持以“打假、处劣、治虚、惩偷”为重点,严厉打击计量器具作弊、商标侵权、虚假广告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违法行为。

  根据《食品广告发布暂行规定》,普通食品不得宣传保健功能,包括减肥功效。多燕瘦的许多产品,如固体饮料、代餐粉等仅是普通食品,但其销售人员在推销过程中进行的“一个月能瘦几十斤”等宣传,明显涉嫌违规。

  尽管多燕瘦品牌方在曾多次表示将构建诚信体系并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但其实际成效仍有待观察。随着“双11”购物节的来临,消费者在选择减肥产品时需保持警惕,理性看待宣传承诺,避免陷入营销套路。

  本网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任何宣称有减肥效果的食品时,应核实其是否具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即“蓝帽子”标志),避免购买和食用宣称有减肥功能的普通食品。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