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如今的济南,从大明湖畔到街角绿地,“城即园林”的画卷正徐徐展开。这幅画卷的绘就,离不开“商量”平台的持续推动。近年来,市政协围绕绿地开放共享连续开展月度商量,特别是今年的“再商量”,不仅见证了城市绿色空间的蝶变,更彰显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基层的旺盛生命力。“商量”之要,在于其持续性。绿地开放共享是项复杂工程,非一蹴而就。市政协以“钉钉子精神”构建“协商-落实-跟踪-再协商”闭环。从去年破题到今年深化探讨规划、运营与长效机制,“商量”平台如同持续助推器,推动工作从“看得见”的景观建设,走向“走得进”的空间共享,再迈向“用得久”的可持续发展。这种韧劲确保了协商成果落地生根、迭代升级。
“商量”之实,在于其实效性。协商的生命力在于解决问题。“商量”是深入一线的务实行动,委员、专家、市民、部门负责人共同走进现场,用脚步丈量。扎实的调研催生了“疏绿透湖”、绿道贯通等惠民成果,推动了理念升华和共享绿地小程序的开发。每一次商量都瞄准真问题,力求将“金点子”转化为城市建设的“金钥匙”,让市民真切感受“商量”带来的生活之美。
“商量”之活,在于其开放性。平台打破协商“小循环”,广泛吸纳三级政协委员、市民、专家、部门及网友智慧,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大合唱”。无论是“动静分区”的专业建议,还是市民的日常诉求,都在平台上得到充分表达和认真对待。这种开放性凝聚了共识,激发了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主人翁意识。
“商量”之深,在于其前瞻性。“再商量”将目光投向可持续运营:从耐踩踏草种选育到构建“生态自愈系统”;从利用AI智能预警到谋划“以绿养绿”模式;从倡导“市民志愿者”到规划全周期管理。这些讨论深入“管、养、用”的深层逻辑,为绿地的行稳致远提供了智力支持。
济南市政协以“商量”为笔的实践证明,协商民主是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法宝。它通过持续议题、开放参与、务实调研和前瞻思考,将各方智慧转化为治理效能,为省会绿色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绘就更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精彩篇章。


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