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硬核突破!和也携东华大学斩获双项发明专利,重塑材料纤维阻燃抗熔滴技术新格局

来源:发布时间:2025-11-24 09:46:44

  在健康产业与新材料技术深度融合的今天,材料纤维的性能升级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与品质。和也深耕磁健康寝具、坐具、护具,健康纺织品、智能家居等领域,对材料纤维的核心支撑作用有着深刻认知;东华大学则在功能材料纤维研究领域稳居高校前列,双方基于共同的技术追求,联合申请浙江省“尖兵”“领雁”科技计划(原浙江省重大专项计划)项目并成功获得立项。经过近两年的深入研发,如今在材料纤维关键技术领域收获重大成果。

  双专利授权落地

  技术实力获权威认证

  SCIENCE PATENT

  经过持续攻关,和也与东华大学联合研发的两项核心技术成果,先后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已于2024年12月24日和2025年1月21日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所授权的发明专利,分别为“202411095389.2 一种高效成炭抗熔滴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2411095417.0 一种抗熔滴型有机-无机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这意味着采用该技术的纤维制品,既能抵御火灾风险,又能保持良好耐用性,真正实现“安全”与“实用”的双重保障。

  

  

  直面行业痛点

  锚定研发方向

  高分子材料已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其易燃特性及燃烧时的严重熔滴现象,成为威胁生命财产安全的“隐形隐患”——熔滴滴落可能造成人体严重烫伤,还会引燃其他易燃材料,加剧火灾危害。

  在化学纤维(尤其是熔纺纤维)的阻燃抗熔滴研究中,行业长期被三大难题困扰:

  一是阻燃剂需耐受高温加工环境,常规产品难以达标;

  二是增加阻燃剂含量虽能提升阻燃效果,却会破坏纤维可纺性;

  三是有机与无机阻燃剂复配虽能优化效果,但无机阻燃剂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问题,会显著削弱纤维力学性能。

  即便现有技术通过共聚、共混或后整理尝试解决抗熔滴问题,仍存在明显短板。为此,和也与东华大学研发团队将突破口聚焦于阻燃剂分子结构创新。

  技术核心解密

  两项专利的突破,核心在于对α-磷酸锆分子结构的创新应用——和也与东华大学研发团队通过精妙设计,让这一超薄纳米片成为集阻燃、抗熔滴、力学增强于一体的“功能骨架”:

  01

  剥离态α‑磷酸锆的结构与功能

  剥离态α-磷酸锆为单片层结构,片层厚度仅1~4nm,宽度约2μm,宽厚比达1000~2000。在纤维牵伸过程中,这种结构能沿纤维轴向定向分布,如同为纤维搭建起“精准防火网”,大幅提升阻燃效率。

  而未剥离的α-磷酸锆则无法实现定向排列,阻燃效果远不及剥离态α-磷酸锆。

  02

  表面接枝与有机‑无机杂化结构

  剥离后的α‑磷酸锆的P‑OH完全暴露,提供了更多的反应位点,使得含苯环的不饱和共轭可交联分子的接枝率可达30~60%。

  接枝后的单片层α‑磷酸锆外部形成有机‑无机杂化结构,有利于其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并提供了丰富的碳源,促进成炭,增强阻燃和抑烟功能。

  03

  高温自交联反应与抗熔滴特性

  饱和共轭单元在高温(350℃以上)下发生自交联反应,使得单片层α‑磷酸锆之间通过表面接枝的可交联分子相互交联,极大提高熔体粘度,降低流动性,防止熔滴。

  在燃烧过程中,依托交联后的片层磷酸锆的定向分布和高温下的交联反应,形成连续且致密的炭层,使纤维具有自熄性。

  04

  力学性能增强

  纤维中单片层α‑磷酸锆的定向排列不仅提升了阻燃性能,还增强了纤维的力学性能。

  通俗来讲,这项技术如同给α-磷酸锆纳米片“配备”了两种特殊“工具”:用化学“胶水”(偶联剂)将防火剂(含DOPO基团,可释放灭火气体)和防滴剂(含苯环基团,遇热交联增稠)固定在纳米片上,且这些“工具”还能相互交织形成超支化结构,让材料更稳固。燃烧时,纳米片如“防火砖”、防火剂释放灭火气体、防滴剂形成“蜘蛛网”,三重防护阻断燃烧与熔滴;加工时,材料保持微米级“小颗粒”形态,均匀分散不影响加工,完美解决传统小分子防火剂的痛点。

  全产业链布局

  引领健康材料新方向

  NEW DIRECTION

  两项阻燃剂分子结构创新专利的落地,不仅是该领域的新探索、新突破,更是和也未来的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新方向、新发展。

  依托该核心技术,和也将不断开发新型技术,实现该新型阻燃剂与其它抗紫外、抑菌抗病毒、防静电等材料集成并均匀分布在高分子材料中,用以制备纤维和纺织品。

  和也将聚焦纤维核心性能融合,把阻燃无熔滴特性、健康功能性与穿着舒适性深度结合,推动终端产品实现防护性、功能性、舒适性的高度集成化,让产品既安全可靠,又能满足用户对健康与舒适的双重需求。

  从上游的纤维制造环节,到下游的整理加工工序,和也将全程融入 “高功能性与高舒适性并重” 的理念,最终实现从阻燃材料、阻燃复合树脂、阻燃复合功能纤维,到功能性纺织品及品牌运作的全产业链突破,达成规模化生产、低成本控制与绿色加工的集成创新目标。

  

  Industry-Academia Collaboration

  从材料纤维领域的初次携手,到如今多赛道、深层次的协同创新,和也与东华大学的合作版图持续扩容。除了两项已获授权的发明专利 “落地生花”,一批联合研发的专利成果也已处于审查阶段。

  作为深耕健康领域的科创型企业,和也始终把技术创新刻在 “企业基因” 里:一边筑牢 “科创金字招牌”,一边坚守环保、健康、安全的初心,既要以技术升级为消费者带来更优的健康体验,更要为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按下 “加速键”!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